今天是元宵,我离开父母的家

关于我与父母的关系,是没有办法割舍的。它无关血缘,我认为的更多的是一种养育的恩情。

从怀胎十月到养育我至23岁,对于一穷二白的父母来说,这其中的辛酸我不敢想象,往细了想便会令人泪流满面。

我很庆幸在苦难中我的父母至始至终都无条件支持我上学,让我顺利大学毕业,甚至于我说想脱产考研,他们仍旧是在经济上无条件支持我。

对于父母的付出,我这辈子是回报不完的。

在我读高中,弟弟读初中的时候,弟弟说家里没有钱,他不想上学了。父母同意了,当时读高中的我不明白人生道理,没有劝阻弟弟。

昨晚父母说我没有良心,以当时家里的条件只能供一个人读书,他们选择了供成绩好的我,现在我却跟条件远远不如我的弟弟计较。

在我初三时候家里修了房子,修房子之前我是反对的。我说现在家里穷,未来我和弟弟挣钱了我们再来修房子。

父母仍旧选择了修房子,因为当时村里的人陆陆续续地修了新房子,我们家住着老房子别人会看不起,没面子。

老实说,修房子这笔账算起来,完全可以供应我和弟弟读完高中,并且整个家庭不会过得很拮据。

父母的话极力让我认为是因为我读书,所以家里穷,供不上弟弟,弟弟不得已辍学。

弟弟辍学是我一辈子后悔的事情之一,如果他能读完大学,虽不至于大富大贵,但他绝对有更好的发展平台,不用如今辛苦的出卖体力,或者混日子啃老。

我的父母目光止于眼睛,在乎面子,过了大半辈子了,一直都是因为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而活。

这些年国家经济发展了,工作机会多了,工资提高了父母修房子欠下的债还了,但是又背上了买车子的债。

买车子时我极力劝阻,车子目前不是必需品,这些钱可以存起来以后有机会可以投资进去。哦,我那个时候想错了,家里根本无法全款买一辆10万得车,甚至是首付都付不起。

在挑车方面父母是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意见的,他们让弟弟挑选。弟弟挑选了一辆长安高配款,16万左右。16万左右又是要举全家之力还几年。

修房子买车全初衷都是因为在乎村里人的看法,如果自己没有,就会被别人看不起。

一直活在别人的面子里导致自己过的很辛苦。

父母是我的生育与养育者,是我从0岁至24岁人生的掌控者。他们没有意识到我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想法了。我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

但是大多数为人父母者,喜欢挂在耳边的话是:我吃过的盐比你多。这一句话把为人子女者所有不同于父母的想法扼杀于父母编织的摇篮。

在一些父母眼中,无论何时,我们都是他们摇篮中的孩子,我们的人生需要他们做决定。

父母掺和子女生活的必然后果是你死我亡,两败俱伤。

我孝顺父母,但不愚孝。我无法听从父母的狭隘的意见,偏执的想法。

最终我要离开原生家庭去组建自己的新生家庭,我所做的任何决定只能是自己负责。错了对了,父母都无法改变任何结果。

与父母割舍关系宛如割肉剖心,痛苦却不得不这么做。

谁让自己与父母都只是个普通人。

我不怨恨任何人,日子总要为自己过。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